邮件系统:
用户名: 密码:
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位置: 首页 》地方法学会 》综合报道
吉林省辽源市法学会:创新法律专家服务站 实现法律服务全覆盖

时间:2013-06-18   来源:会员部  责任编辑:qsr

吉林省辽源市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法学会会长 刘 伟

  辽源市法学会于2011年恢复成立,在市委和省法学会的领导和指导下,坚持“强化领导,高起点谋划;准确定位,高标准建设;科学规划,高质量发展;突出特色,高效率运作”的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完善工作运行机制,主动在全局中找准位置,在作为中谋地位。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市县区全部成立了法学会,共有团体会员88个,个人会员488人。市法学会各项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人民群众的认可。《法制日报》、《吉林日报》多次在重要位置刊发了我市的经验做法。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 强化领导,在组织建设上求突破

  作为地级城市,县区没有建立法学会,我们感到法治建设工作落实不到底,也是法治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瓶颈。为尽快架构起上下工作体系,我们把建立县区法学会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突破口,积极推进法治建设。市法学会成立了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会长、秘书长亲自带队,逐个县区进行指导、登门服务,分析难点问题,争取县区党委的支持,各县区政法委统筹安排,积极运作,不仅在政治方向、组织领导上把关,在经费、活动上撑腰,还为法学会工作筹备上提供宽裕的发展环境。去年9月份,我们仅仅用一周时间,四个县区法学会先后成立。并在基础建设上做到了“四个保障”。一是在组织建设上有保障。选举产生了组织机构,各县区法学会会长均由政法委书记兼任,常务副会长、秘书长由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兼任,市法学会和县区法学会先后聘用了5名原政法机关退休的干部任专职副秘书长,负责法学会日常工作开展。二是在提供经费上有保障。为保障法学会工作的开展,市法学会筹措资金200万元,分别为县区法学会各注入5万元启动资金,并为两个区法学会配备了交通工具。实现了有办公场所、有工作经费、有专职工作人员、有现代化办公设备、有工作制度的“五有”目标。三是在工作切入上提供保障。为推进工作发展,扩大会员队伍,我们对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法学工作者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摸排工作,掌握了详实的基础材料,为进一步增加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不断壮大法学会队伍打下基础。今年4月,为落实市委加强法治辽源和平安辽源建设的工作要求,市法学会会长带领常务理事到浙江嘉兴市、湖州市学习法治建设的先进经验。及时在东辽县召开了县区法学会建设推进会,推广了东辽县法学会建设的经验。四是在机制建设上提供保障。我们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工作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法治咨询热线、法律专家服务站等多项制度,并印制法律专家服务规则的6册工作内页,建立了代理、听证、解答、回访、化解等工作机制。

  二、突出特色,在创新服务上求突破

  2011年10月以来,辽源市在全省率先进行了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撤销了街道,整合了30个社区。市法学会抓住这个契机,深入开展调研,发现基层群众对法律需求很迫切,对法治问题存在模糊认识,有的群众存在“打官司必须找关系,请律师需要花钱不敢找”、“信上不信下、信访不信法”等误区。市法学会决定探索建立便捷、高效、免费的法律服务平台,解决民需、畅通民诉、取信于民。我们“靠大联强、高位对接”,联合吉林财经大学法学院和吉林省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组建了126人的法律专家团队,在城市社区和政法部门的立案信访、公安交通管理、信访部门、医疗单位等矛盾最集中、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建立了39个法律专家服务站。两年多来,共解决各类纠纷案件4374件。在政府与百姓之间架起了一座取信于民的桥梁,既消除了人们心中的疑虑,又把信任还给了公平正义。

  一是提供便捷无偿的法律服务。法律专家服务站地位中立,对于重要案件纠纷,上访难题随时召开原办案单位参与的联席会议,通过客观公正的平台解决一些长年久拖未决的信访“骨头案”。东丰县孙某因其前夫诈骗罪判刑7年后长年上访,市委书记曾几次接访,我们启动案件评查、公开听证后,邀请法律专家团成员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省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所长进行依法解答,扭转了她信访不信法的错误观念,上访人的两名大连资深代理律师最后赞叹说:“辽源的法律专家服务模式我们服气”。市委领导对法律专家化解上访、闹访案件感到非常满意。

  二是提供中立第三方专业化法律服务。市法学会把法律专家服务站定位于专业性和民间性,让服务站具备了中立性和权威性,为争议双方提供了一个说理释惑的中立第三方平台,让社会矛盾找到了一个理性平和的泄洪口。东辽县中城社区居民李某因土地征收提起行政诉讼,一、二审均败诉。李某不服判决,四处上访。中城社区召开法律专家和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法律专家从法理和情理两个角度分析问题,指出了相关部门在程序上的工作瑕疵和当事人的认识误区,在法律专家的调解下,李某自愿息访。

  三是针对不同诉求提供差异化法律服务。我们根据矛盾纠纷的不同类型和群众的实际需要,在政法机关、信访部门、医疗纠纷调处委员会、交通事故处理部门建立了法律专家服务站,聘请相关行业法律专家进行法律服务。政法机关的法律专家服务站,充分发挥专业理论特长,对司法实践中的疑难案件进行法律论证,多次避免不当的诉讼程序和浪费司法资源案件出现。市信访中心设立的法律专家服务站,随时解答上访人员提出的问题,针对一些群体性上访事件,他们从法律层面给予协调,避免发生了20多起过激行为的上访案件。辽源市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中心,率先建立了“十位一体”的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法律专家综合性服务模式,2012年法律专家就参与调解案件3549件,占立案总数的78%。目前,“十位一体”工作模式已经纳入全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典型案例。

  四是激活法律人才资源扩大服务范围。市法学会激活政法部门离退休干警资源,在涉法问题较多的部位,搭建拥有117名“警官+法官”的法律服务平台。市公安局南康分局法律专家服务站的高仁杰和高士德就是从公安治安科长和法院民事庭庭长职位退下来的被誉为两大法律服务“高手”。市检察院边宏华从处长岗位退下来后,被聘为辽源矿业集团法律服务站负责人,她在对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的同时,又开展了预防职位犯罪知识巡回展,有近三千名党员干部及重点岗位人员观看了展出,达到“水未来先筑坝”的效果。

  我们通过法律专家服务站开展法律服务,推进了城市法治建设,最大程度降低了不稳定因素,提升和谐因素,增强了百姓安全感和满意度。

  三、深化提升,在拓展法律服务广度上求突破

  我们按照“边研究、边推进、边总结、边提升”的工作思路,不断深化法律服务工作。

  一是在工作拓展上求深化。深入研究完善法律专家服务站的工作机制、保障机制、培训机制、法治咨询热线管理机制和代理、听证、解答、回访等机制,在措施上给予保障。在先期成立的9个法律专家服务站的基础上,又逐步成立了30个法律专家服务站,县区法学会深入挖掘自身的法律人才,充分发挥驻社区的有关单位和政法机关的作用,把居住在社区的法律人员,依据各自专长纳入到法律专家服务站工作的资源,用身边的法律专家和调解人才解决身边的矛盾,目前我市城区社区已实现法律服务“全覆盖”。

  二是在法律服务上求深化。建立了全省首家“968968”法治咨询服务热线,进行电话、电视、报刊、网络、短信、微信、微博“七位一体”的法律服务,组织法律专家服务团队,进行电话或网络法律咨询,远程视频用户法律服务,收集案件当事人的意见和建议,开展机关、社区、企事业单位法治服务等8项职责,形成延伸发展,永远不落后的法律专家服务站。

  三是在人才培养上求深化。市法学会建立了法律专家人才库,努力为他们提供理论依据和法律支撑,邀请国家和省市法学专家进行四次《新刑事诉讼法》、《民商法》培训和全国“双百”法治宣讲报告会辽源专场活动,指导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积极完成42篇课题研究报告。对政法机关、行政执法部门未取得司法资格的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培养人才力度,对取得司法资格的人员,市法学会给予一定奖励。

  尊敬的各位领导!我们辽源法学会工作刚刚起步,虽然在法律服务上做出一点成绩,但距中国法学会的要求,与先进地市法学会工作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决心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继续努力,不断创新,在平安辽源、法治辽源、活力辽源、和谐辽源建设中做出更大贡献。

全文
搜索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
微博

关注官方微博

网络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