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系统:
用户名: 密码: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位置: 首页 》讲话文件 》领导讲话
姜伟副会长在中国刑法学研究会2015年学术年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5-10-21   来源:研究部  责任编辑:elite

  繁荣刑法学研究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2015年10月18日)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 姜 伟

各位专家学者、同志们:

  金秋十月,天高气爽,丹桂飘香,全国各地的刑法专家学者聚集在历史文化名城河北保定,举行中国刑法学研究会2015年学术年会。借此机会,请允许我代表中国法学会,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地祝贺!向全国广大刑法理论与实务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向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的领导和有关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刑法学研究会是中国法学会的学科研究会,自1984年成立以来,在中国法学会的指导下,在前任会长高铭暄教授和现任会长赵秉志教授及常务理事会的带领下,在广大专家学者的支持下,研究会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调动广大刑法理论与实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勇于开拓、锐意创新,在繁荣刑法学研究、服务刑事司法实践、加强法制宣传、培养刑法学人才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认可。这次大会以“法治中国与刑法发展”为主题,集中研讨新形势下法治中国与刑法理念变革、治理腐败的刑事政策与刑法立法、《刑法修正案(九)》的理解与适用等问题,为法治中国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积极建言献策,可谓因时而动、应势而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回顾过去,中国刑法学研究会成绩斐然。展望未来,新形势、新任务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就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为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重要部署。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规划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蓝图。这既为刑事法治工作明确了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也为繁荣刑法学研究、促进刑事法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宽广舞台。刑事法治研究事业必将进入一个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辉煌时期。我们一定要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发挥广大刑法理论与实务工作者的作用,努力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下面,我就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的工作和刑法学研究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第一,刑法学研究要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来把握,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同其他三个‘全面’的关系,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法治中国建设,离不开刑事法治的完善。刑事立法、刑事政策要与时俱进,刑法学作为一门实践法学,也要与时俱进,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配合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部署,准确把握法治中国建设的目标任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法治中国建设中的重大刑法理论和刑事司法实践问题。当前,我国的发展既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社会转型期伴生的诸种风险所带来的重大挑战。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快速推进,各种变革调整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经济问题与社会问题相互渗透、网上舆论与网下活动相互影响、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作用,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的形势依然严峻,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不稳定因素。明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希望刑法学者着眼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着眼于国家安全、社会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积极深入研究影响社会稳定、妨碍经济发展、危害公共安全的各种违法犯罪现象,科学把握刑法在风险社会中的角色定位,为维护公共安全、管控各种风险,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积极献计献策,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刑法学者要成为中国特色刑法科学的建设者和实践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我们必须深刻的认识到,只有坚持中国特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指导,才能保证我们法学研究、法学教育和法治实践的正确政治方向。法治中国建设蕴含着一系列的刑事法治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决定等一系列中央文件提出的战略部署和工作举措,既是改革的方向,也是任务的清单。希望刑法学者在学术研究与法治实践中,既要借鉴人类刑事法治文明的优秀成果,更要彰显中国特色刑法科学的立场和价值,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立足于中国国情,从中国的刑事法治实践出发,把学问和著述作在推进刑事法治理论建设和法治实践的进程中。希望刑法学者走出书斋、深入实践,积极参与刑事立法、刑事司法活动,主动研究法治建设的重大现实问题,重点破解改革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不论撰写论文、报告,还是申请课题、项目,都要从实践破题、以实践立论、用实践论证,避免刑法理论与刑事立法、刑事司法相脱节。研究会要充分利用“双千计划”等平台,努力创造条件,鼓励支持刑法学者到实务部门挂职,亲自参与刑事司法问题研究、疑难复杂案件办理、司法改革方案论证,使刑法学研究接地气,重实践,有的放矢,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服务实践。

  第三,刑法学研究会要注重人才培养、不断推出优秀的理论研究成果

  在今年7月份召开的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群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要发挥群团组织的人才资源作用。作为全国性刑法学术组织,中国刑法学研究会要继续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作风学风建设,注重发挥研究会的平台作用。通过这个平台,聚集专家人才,形成新型法治智库,既能在刑事司法实践中解疑释惑推动刑法学发展,又能将研究成果及时向应用领域转化。通过这个平台,努力培养一批青年刑法学人才,不断加大对优秀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营造青年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通过这个平台,进一步丰富学术活动、健全学术评价激励体系、创新学术活动机制,努力推出一批扎根刑事法治建设一线、科学借鉴国外有益的刑事法治经验、切实解决中国刑事法治实践问题的优秀学术成果。广大刑法学者、特别是中青年刑法学者,要以今年获得“切萨雷.贝卡里亚”大奖的高铭暄教授为榜样,学习他对法治的信仰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学习他严谨扎实的治学态度和开拓创新的学术精神,学习他甘为人梯、乐于奉献、为人师表的高尚品格,在建设中国特色刑法科学的进程中创造研究成果、实现人生价值。

  同志们,中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前景,为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和刑法学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中国法学会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刑法学研究会的工作,同研究会一道为建设法治中国努力奋斗!希望研究会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刑法理论与实务工作者,积极投身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再立新功!

  最后,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全文
搜索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
微博

关注官方微博

网络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