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系统:
用户名: 密码: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位置: 首页 》法学人物 》法界资讯 》学者观点
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为法治中国建设实践

时间:2022-04-14   来源:光明网  责任编辑:att

  【光明论坛】

  作者:付子堂(教育部高校习近平法治思想协同研究中心执行委员会委员、西南政法大学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院院长、西南政法大学校长)

  近期,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依法治国办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出版发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全面精准解读2020年1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论述的“十一个坚持”,系统而精准地阐释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为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准确理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提供了最权威的辅助读物学习范本。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大创新发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和中国法治建设实践,借鉴人类法治文明有益成果,在解决中国法治实践问题的过程中为丰富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作出了重大原创性、集成性贡献。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重要思想传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大创新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党带领人民百年法治实践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总结。党的百年历程是党的百年奋斗史,党的百年奋斗史包含着百年法治史。党的百年法治史是党对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践行史、发展史、深化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长治久安的战略全局高度,来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明确将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坚持依规治党、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全面依法治国,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史上谱写新篇章。

  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奋力推进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伟大实践。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必须同中国法治实践、同中国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才能形成真正契合中国法治实践需求的法治理论,并使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当代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中国化,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实践,不仅要汲取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经验,而且要推动中华民族法治文化的当代传承,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对于中国传统法律思想,要做到取精用宏,继承法意,把握精髓,对其中合理成分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由此使中华法系继往开来。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在新时代重放光彩的现实路径,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

  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习近平法治思想不仅系统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总抓手和重点任务,而且站在世界历史和全球视野的高度,深刻把握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趋势,创造性地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为人类法治文明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过程,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继承、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也是着眼“世界之问、时代之问”,推动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不断与时俱进的过程。中华民族伟大的法律传统,给了我们建设现代文明的自信和底气。坚持“中国问题、世界眼光”,就是在正确认识并深入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系统阐释中华法系和法制文明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正确解读中国现实、总结中国法治经验,创造性地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全人类共同价值融入中国时代需求,深刻回答人类法治进程中的普遍性问题,为世界法治文明进步提出中国主张,贡献中国方案。

  当前,我们已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新征程。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就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我们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的出版发行为契机,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与《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贯通起来,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关于党的百年历史经验总结的“十个坚持”与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义的“十一个坚持”贯通起来,结合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掀起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新高潮。

  《光明日报》( 2022年02月25日 11版)


全文
搜索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
微博

关注官方微博

网络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