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系统:
用户名: 密码: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位置: 首页 》地方法学会 》综合报道
吉林省桦甸市法学会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时间:2020-07-23   来源:吉林省法学会  责任编辑:yyx

  近年来,吉林省桦甸市法学会坚持“生命力在活动,凝聚力在服务”的工作思路,紧密联系实际,主动担当作为,夯实硬条件、做强软实力,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在进一步推动法学研究、开展法律宣传、提供法律服务、促进法律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作用,推动法学会工作加快发展,逐步实现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一、 健全组织架构,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选优配强人员。桦甸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法学会工作,建立健全法学会组织领导机构,选优配强法学会人员,形成了与省市法学会组织架构基本一致的领导机构,设立了市法学会党组,并成立了法学专家人才库,聘请了2名资深专家长年驻会。推进在全市政法系统、法律服务机构和执法执纪队伍中吸纳优秀会员,累计发展团体会员13个、个人会员563人,设立了2个法学研究会、17个法律服务站和1个法治教育联系点,队伍不断壮大。

  二是强化会员管理。健全了《会长办公会议制度》《请示汇报制度》《关于加强法学会会员队伍建设的意见》等十余项规章制度,使法学会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守,努力把会员队伍建设成法治建设的“智囊团”、服务群众的“勤务员”和法律宣教的“通讯员”,逐步实现了市法学会“建立起来、运转起来、壮大起来”的发展目标。

  三是完善工作体系。在市直部门设立了市法学会工作站,由单位主管法治宣传的领导兼任负责人,同时设立联络员1名。在乡镇街道设立了市法学会工作站和法律专家服务站,由乡镇街政法委员兼任工作站负责人,与乡镇街平安建设办公室合署办公,法律专家服务站专家由包乡镇街的律师、包村(社区)的律师、检法机关驻乡镇说法点的法官、检察官、派出所长、司法所长组成。法学会工作站工作纳入到平安建设考核,解决了县级法学会工作基层没人抓、抓不实的问题。

  二、 厚植理论基础,搞好法学研究

  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全市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来找准工作结合点,不断深化对法治建设理论和实践的认识,始终跟上党的要求、跟上时代的前进步伐、跟上事业发展需要。

  一是把上级精神作为法学研究的根本。将法学会常务理事会学习纳入市委政法委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学习省市有关规定,务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邀请法学专家集中授课,组织会员集中研讨、互学互鉴,深学细研法学知识;同时,定期闭卷测试骨干会员的自学成效,多途径提升会员理论素养。

  二是把基层情况作为法学研究的基础。始终注重发挥法律智库的优势作用,紧跟上级政策、紧贴改革实践、紧盯社会热点确定课题、组织调研。近两年,围绕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情况和清收还林、征地拆迁、乡村建设、电动车整治等工作确立了一系列专项课题。对改革推进的难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定向研究,充分体现了法学研究在参与地方建设过程中引导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结合。

  三是把经验提升作为法学研究的重点。课题实施中,市法学会保持与各方面密切沟通,及时督促阶段成果,确保了课题按时结项。其中《关于取缔电动三(四)轮车后相关人员生活现状的调查》《村村通水泥路引发的思考》《农机惠民政策不能变味》等16个调研成果被桦甸市委主要领导同志批转,非公党建调查报告被省委党刊《新长征》采用,《巧解婚姻家庭纠纷,共建睦邻和谐社会》被作为桦甸市“七五”普法宣传资料印发。汇集刑法、民法总则、物权法等三十余部法律法规内容、精心创作的七言韵律《学法歌》被《吉林检察官》刊载,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刘斌读后欣然为其作序,序言中说:“当我翻开友人送来的《学法歌》这本普法宣传读本后,立即被其新颖的形式和简洁清晰的法条脉络吸引了,一口气通读完,感觉到一股新鲜的气息扑面而来。”在法学研究过程中,市法学会作为“法律智库”的优势更加明显,对依法治市的引领更加有力。

  三、务实服务举措,抓好成果转化

  桦甸市法学会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挖掘服务资源,健全重心下移的法律服务工作机制,促进覆盖城乡、高效便捷、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团结带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满腔热情地做好服务群众工作,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到法律顾问就在身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服务科学决策,助力成果转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现了法学会专家会员市乡村三级顾问全覆盖。建立市委常委会会前学法制度,围绕会议议事决策事项选择学法内容,使常委学法在前、议事在后成为常态;法律顾问列席常委会,直接参与决策,研学成果转化更加直接有效;参与政府政策风险评估、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处置和诉前调解等工作。

  二是注重宣传教育,引导成果转化。结合“七五”普法工作,将全市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和专职法治教师全部纳入会员管理,把法治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并依托市教育综合实践学校,分批开展中小学生夏令营学法用法实践活动。与此同时,以“松花江普法行”活动为载体,成立了普法小分队,分赴廉政风险较高和亟需法律援助的领域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得到了涉农领域干部、纪检干部及在押人员的一致好评。

  三是精准答疑释法,促进成果转化。在推进土地确权、征地拆迁、取缔小锅炉和禁烧秸秆等工作中,特别是在国家两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重要会事期间,市法学会组织会员采取集中宣讲与重点释法相结合的方式,配合本级党委政府回应群众关切,将法学研究的积累转化为对涉法问题的精准解答,有效消除了不稳定群体的不满情绪,成功化解了一批信访案件。

  四是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特色服务。开展“一村(社区)一律师”工作,为全市17个法律服务站和175个村(社区)都配备了一名顾问律师,最大限度满足百姓的法律需求;组织会员定期进驻企业,开展“法律体检”、法律风险评估、合同审查修正、重大制度完善、管理人员培训、重大纠纷处理等,切实解决企业遇到的法律难题;在拘留所成立法律服务站,定期向在押人员释法明理,进行普法宣传,提供法律咨询;组织法律顾问团为全市企业、在建项目提供法律服务,办理涉企公证。积极推进律师行业“进商会,助企业”活动,定做《企业法律体检报告》;在公、检、法三机关建立“青年普法志愿者队伍”,扎实推进“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宣传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五是参与脱贫攻坚,推动成果转化。将服务脱贫攻坚作为市法学会的政治任务,摆上重要日程,组织团体会员对接贫困村、个人会员结对贫困户,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发展木耳、灵芝、林果等产业,累计投入扶贫物资折合价值50余万元,帮扶100多人成功脱贫。投入16.5万元,将全市3301户贫困户全部纳入社会治安综合保险,单起盗抢或洪水等灾害综合保障可达3.9万元,降低了贫困户因灾、因祸返贫几率。同时,邀请农民画美术师赴贫困村绘制以“中国梦”和扶贫政策为主题的文化墙十余幅近百平方米;给每个贫困户发放一张法律服务援助卡,注明援助律师和法律工作者姓名及联系方式,免费为其提供咨询、服务,既提升了贫困村风貌,又解除了贫困户后顾之忧。

  六是充分发挥职能,服务疫情防控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桦甸市法学会组织法学会员全力投入疫情防控第一线。积极协调科研单位为市民政务服务中心、客运站等单位无偿捐助了3台热能体温监测仪,还为基层抗疫一线捐助了价值万余元的防护、生活用品,竭尽全力支持抗疫斗争。开发制作了“我爱桦甸”APP。在全市所有小区、村屯出入口实施“一卡一码,实名认证,扫码通行”管控措施。扫码通行整个过程十几秒,替代纸笔登记,既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员接触,又严防外来人员进入,做到了信息一次录入、快速通行、安全便捷、方便市民效果,成为疫情防控的“得力助手”;组织法律工作者编写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法律知识》宣传册,印制6万余份,发放到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及全市各防控卡点,对群众关心的热点、敏感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教育效果;开通了法律顾问手机热线电话,法律顾问以“云值班”的方式,使群众获得足不出户免费、便捷的法律咨询服务,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疫情防控期间“不打烊”,充分保障人民群众防控期间的法律需求;注册了《桦甸市法学会抖音》和《叨叨三人行短视频》账号,用说唱、快板、小品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定期播发法律宣传、安全防范、疫情防控等知识。

  四、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法治宣传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灵活多样的法治教育宣传活动,推动送法进校园、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进党校,得到了多家单位的支持和认可,纷纷参与到法治宣传行列,形成了以法学会为牵头单位的法治宣传联合体。通过“送法七进”,已累计在中小学校、机关、单位、街道、社区、乡村、企业、军营开展法治讲座410余场次,印发法律知识宣传单20万余份。

  “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遍布城乡中小学,已经成为学校法治德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多名法学法律工作者被学校聘为法治教育辅导员。每到一地讲课都有赠书仪式,先后为讲课单位赠送法律书籍近万册。把“校园安全法治教育”、“预防校园欺凌与犯罪”、“国家网络安全法”讲座刻录成光碟,通过 “法治关爱研究会”发给全市40余所中小学校,达到一次性普及,全市5万多名师生受到教育。 

  利用综治视联网三级平台开展“法律大讲堂”活动。“法律大讲堂”活动主要是推动法学法律工作者、普法志愿者和普法讲师团专家咨询服务与综治中心视联网平台进一步融合,充分拓展综治中心视联网平台法律服务领域。市法学会下发了关于《桦甸市利用综治视联网三级平台开展“法律大讲堂”实施方案》和组织法学会理事积极《开展“法律大讲堂”实施方案》,通过开展“法律大讲堂”系列活动,强化村(居)民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着力营造人人学法、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从2019年6月份开始,已经宣讲24场次、4万多人参与活动。

  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市法学会与市委宣传部联合制定下发了实施方案》。各部门以报告会为主,以座谈交流、互动问答为辅的方式进行宣讲。法学法律工作者深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法治宣讲活动。活动进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机关、校园、企业、社区、农村,自扫黑除恶斗争开展以来,已开展40余场。

   (吉林省法学会供稿)


全文
搜索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
微博

关注官方微博

网络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