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系统:
用户名: 密码: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位置: 首页 》直属研究会 》信息发布
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第八届 “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候选人推荐名单公示

时间:2016-09-09   来源: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  责任编辑:xzw

  根据《中国法学会2016年工作要点》的安排,按照《第八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评选办法》的要求,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从2016年7月18日起开展第八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初评工作。经申报推荐、初评评委会评审,本研究会拟推荐秦天宝、竺效、焦艳鹏等3位为第八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候选人。现将3位推荐候选人人选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为2016年8月22日至9月10日。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通过信函或电子邮件向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提出。

  通讯地址:武汉市武昌珞珈山 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 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秘书处;邮编:430072;

  负责人: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 蔡守秋

  联系人: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罗吉

  联系邮箱:fxylj@whu.edu.cn

  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

  2016年8月22日

 


  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第八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候选人推荐名单

  1、秦天宝,男,1975年5月生,法学博士。现为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博导,武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基地主任);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司法理论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副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首席作者暨评审专家;Chines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Law主编。兼任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秘书长,中国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常务理事,IUCN环境法学院执行委员会执委。

  代表作:

  《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法律问题研究》,独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ISBN: 7-307-05059-5/D·678;

  《生物多样性国际法导论》,独著,(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10年版,ISBN: 978-986-255-019-9;

  "世界贸易组织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与实践",《国际论坛》,2000年第1期,页53-60,ISSN: 1008-1755(人大复印资料《对外经济·国际贸易》,2000年第5期,全文转载)(知网被引数:50);

  "关于我国自然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的评价及立法取向",《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9年第3期,页79-83,ISSN: 1002-2104(CSSCI)(知网被引数:45);

  "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初探",《法学》,2001年第10期,页25-31,ISSN: 1000-4238(CSSCI)(知网被引数:44);

  "论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中的事先知情同意制度",《现代法学》,2008年第3期,ISSN: 1001-2397(CSSCI)(知网被引数:38);

  “Challeng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Its Legal Response in China: A Perspective for Social Transformation”, Sustainability, 2014, 6(8), pp. 5075-5106, ISSN2071-1050 (SCI/SSCI双索引期刊,影响影子为1.343;据MDPI统计,截至2016年8月1日,该文全文下载约1600次,被CrossRef, Scopus以及Web of Science各引用1次)等。

  获奖情况: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教育部,2009年;

  湖北省青年五四奖章,湖北省委组织部、共青团湖北省委、省青年联合会组织,2015年;

  第三届"湖北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湖北省法学会,2012年;

  国家首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人文社科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7年;

  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类)三等奖,2015年;

  司法部第三届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一等奖,司法部,2009年;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论文,国务院学位办,2007年;湖北省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湖北省学位办,2006年;等。


 

  2、竺效,男,1977年12月生,法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司法理论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副主任、秘书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会理事;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市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化工事故防灾备灾灵活合作框架第8次、第9次专家工作组成员。

  代表作:

  独著《生态损害的社会化填补法理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30.5万字,被引67次;

  独著《环境责任保险的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14年,26.1万字,被引2次;

  独著《生态损害综合预防和救济法律机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16年,29万字;

  独著《论无过错联系之数人环境侵权行为的类型》,《中国法学》2011年第5期,被引25次;

  独著《论环境侵权原因行为的立法拓展》,《中国法学》201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转摘,被引6次;

  第一作者Regional Restrictions o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pproval in China: The Legitimacy of Environmental Authoritarianism,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SSCI), 92 (2015),SSCI被引3次;

  第一作者、通讯作者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Labeling in China: In Pursuit of a Rational Path,FOOD AND DRUG LAW JOURNAL(SSCI),Vol. 71, No. 1 (2016) 等。

  获奖情况:

  2014年"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5年);

  第一批"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2014年);

  博士论文《生态损害的社会化填补法理研究》获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08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论文"奖(2008年);

  独著《生态损害的社会化填补法理研究》获第六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奖(2012年);

  独著《论无过错联系之数人环境侵权行为的类型——兼论致害人不明数人环境侵权责任承担的司法审理》(载《中国法学》2011年第5期)获第三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4年);

  独著《生态损害的社会化填补法理研究》获第三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提名奖(2010年);等。


 

  3、焦艳鹏,男,1979年6月生,法学博士。现任重庆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理事、教学研究委员会副主任,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兼职教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创会会员等。

  代表作:

  《刑法生态法益论》(专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

  Yanpeng Jiao, Ivan Y.Sun, Ashley K.Farmer, Kai Lin, College Students’ Definitions of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ree Chinese Societies [大中华区域三地高校学生亲密暴力犯罪的实证研究], [Journal ofInterpersonal Violence](人际暴力学刊),[first published on December 22, 2014 as doi:10.1177/0886260514564162]. 2016,Vol.31(7) 1208-1229.[SSCI二区],[影响因子在刑法学与犯罪学SSCI刊物中排名第4(依据北京大学图书馆编制的《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总览》(2004年版)确定)],共计22页,字符数46544;

  《实体法与程序法双重约束下的污染环境罪证明》,《政治与法律》,2015年第7期,第14-24页,13000字;

  《污染环境罪因果关系的证明路径——以"2013年第15号司法解释"的适用为切入点》,《法学》,2014年第8期,第133-142页,15000字。《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年第12期转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14年第12期全文转载;

  《法益解释机能的司法实现——以污染环境罪的考察为线索》,《现代法学》,2014年第1期,第108-120页,16000字;

  《我国环境污染刑事判决阙如的成因与反思》,《法学》,2013年第6期,第74-83页,15000字。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3年第5期转载;

  《生态文明视野下生态法益的刑事法律保障》,《法学评论》,2013年第3期,第90-97页,13000字等。

  获奖情况:

  国家环境保护专业技术青年拔尖人才(2016);

  重庆市"百人计划"特聘专家(2015);

  学术论文《实体法与程序法双重约束下的污染环境罪司法证明》,荣获环境保护部、中国法学会"生态文明法治保障"主题征文活动一等奖,环境保护部、中国法学会授予,2015年,北京;

  专著《刑法生态法益论》,荣获第三届"晓琳励青"环境法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学分会授予,2013年,北京;

  博士论文《刑法生态法益基础理论研究》,荣获首届全国优秀刑法学博士学位论文奖,中国刑法学研究会授予,2012年,郑州;

  学术论文《"污染环境罪"的司法判定困境及其解决》,荣获"生态文明建设的司法保障"征文活动一等奖,中华环保联合会授予,2013年,上海;等。

全文
搜索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
微博

关注官方微博

网络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