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系统:
用户名: 密码:
2024年04月16日 星期二
位置: 首页 》《中国法律年鉴》社 》学会刊物 》年度报告
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16年)----- 关于法治宣传、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

时间:2017-06-23   来源:  责任编辑:att2014

  八、关于法治宣传、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

  (一)法治宣传

  ——“七五”普法规划全面启动。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七五”普法规划)。全国各省(区、市)部署了“七五”普法规划。50多个部门行业印发了本系统的“七五”普法规划。成立了“七五”普法讲师团,在中青年法学骨干、中央政法机关领导干部中遴选了43名“七五”普法讲师团成员。

  ——3月,中组部、中宣部、司法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意见》,提出健全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健全完善日常学法制度、加强法治培训、坚持依法决策、严格依法履职、完善考核评估机制等六方面的重点措施。6月,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出台《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普及法治知识、养成守法意识,规范行为习惯、培育法治观念,践行法治理念、树立法治信仰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总体目标,规定将必要的法律常识纳入不同阶段学生学业评价范畴,在中、高考中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内容,将法治素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组织开展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11月,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下发《关于开展2016年“12 4”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活动的通知》,部署主题为“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学习宣传宪法党内法规系列活动。12月,中宣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司法部等联合召开2016年“12 4”国家宪法日座谈会;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12 4”国家宪法日特别节目“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CCTV2016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礼”,司法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全国普法办联合开展第13届全国法治动漫微电影征集展播活动和以“学习法律知识,培育法治信仰”为主题的第10届全国百家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法律知识竞赛。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精心组织了一系列有特色的宪法宣传和教育活动。

  ——建立媒体公益普法制度。2016年,中宣部、中央网信办、司法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普法办联合印发《加强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公益普法宣传工作方案》,安徽等省陆续出台关于加强媒体公益普法宣传的规范性文件,建立公益普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公益普法主流媒体名单制度、公益普法备案制度、公益普法考评机制等。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得到广泛运用,中国普法微信公众号订阅用户数约80万,中国普法两微一端总粉丝人数超600万。以中国普法两微一端为龙头,整合全国普法新媒体,集体入驻今日头条和一点资讯客户端,形成“全国普法新媒体矩阵”。

  ——继续组织实施“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活动。2016年,“双百”活动在面向各级领导干部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进高校的力度,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思想”“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法治保障”“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维护国家安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6个方面专题组织知名专家学者集体备课并进行宣讲。全国各地共举办“双百”报告会2893场,直接听众达118万余人次。

  ——继续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2016年,各级地方法学会按照中国法学会工作部署,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独具特色、效果明显的普法宣传活动。宣传阵地在“六进”的基础上扩展到部队营区、交通枢纽、商贸集市等新领域,受众群体由基层干部、农民、市民、学生、员工常态群体延伸至现役军人、残疾人、外籍常住人员等特殊群体。全年共组织法治宣传活动21.2万场次,发放普法材料3000多万册(页),法律服务11万多场次,受教育群众达5500多万人,覆盖全国1876个县(市、区)。

  ——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法治创建活动。各地深化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推进区域社会治理制度化、法治化。深化基层组织依法治理,大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各部门、行业深化依法治理,广泛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文明执法示范窗口”、“诚信守法企业”、“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推进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管理。

  (二)法学教育

  ——跨部门培养法治人才。5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第四批挂职法学专家座谈会,遴选5位法学教授到最高人民检察院挂职。6月,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西北政法大学“送出去”“请进来”及“携起手”等法治人才合作培养机制。10月,最高人民法院面向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接收法律研修学者,接收50名法律实习生。12月,高等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2016年度入选人员名单确定,共有223位法律实务部门专家及219位高校教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自2016年起开始独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

  ——法律硕士教育改革。1月,第九届法律硕士教育论坛在北京召开,主题为“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与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6月,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法律硕士教学案例库第二批案例评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共征集教学案例118个,入库44个。7月,法律硕士实践教学专题培训班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出台法律硕士培养改革方案(2016-2019),提出优化招生比例和方向、加强课程题库建设、完善奖学金制度以及实习就业保障等举措。西南政法大学设立中国仲裁学院,通过在法律硕士中设立仲裁方向等学历教育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

  ——法学教育主题研究和学术研讨日益繁荣。5月,第三届全国法学教育高端论坛暨亚太法学院院长论坛在北京召开,研讨主题包括英语法律教育、变革中的法律职业和法学院等。7月,教育部高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2016年年会暨“新发展理念与法学教育改革”论坛召开,围绕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西部法治发展、模拟法庭建设等进行了深入讨论。10月,第七届海峡两岸法学院校长论坛举行,海峡两岸近60所高校的校长、法学院院长等百余专家学者,围绕法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10月,第五届中澳法学院院长会议在西澳大利亚大学法学院召开,中方14名法学院院长与澳大利亚30多名法学院院长共同就“中澳法学教育的最新发展和政策”“中澳自由贸易协定对法学教育的影响”“如何促进法学教育中的跨学科教学与研究”及“法学职业发展与法学教育”等问题展开研讨。西北政法大学成立反恐怖主义法学院,首届反恐方向博士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上海政法学院“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建成,成为培训司法和执法人员、培养法律专业研究生、推进国际司法交流合作等的重要平台。

  (三)法学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2016年,中国法学会围绕“十三五”规划、六中全会精神等确定年度重点课题、“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宣讲选题等,确定12项“研究阐释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重点专项课题。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会召开以“弘扬董必武法治精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创新发展”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基地”首批认定反恐研究、南海政策与法律研究、东盟法律研究、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公法研究、法治评估研究等6家。2016年,中国法学会组织编写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创新和发展》正式出版。

  ——立法咨询和立法理论研究。2016年,中国法学会召开37场咨询会,就民法总则、慈善法、环境保护税法等27部法律、8部行政法规和2部重要部门规章草案进行讨论。3月,重庆市“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地方立法评估学术研讨会举行,重点讨论了地方立法的规律、效率和技术等问题。8月,第十一届中国法学家论坛举办,主题为“民法典编纂:理论、制度与实践”。10月,中国民法典编纂婚姻家庭编、侵权责任法编立法研讨会召开。11月,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法理论与实践”召开学术年会。12月,中国民法典编纂中的民商立法问题、合同法编立法问题高端论坛召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理论研究。2016年,中国法学会组织专家学者参与《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意见》起草、论证工作,对立案登记制改革等4项司法体制改革举措开展第三方评估。7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2016年度检察理论研究课题,共立项122项检察司法理论课题。11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2016年度司法研究重大课题,共确定28个司法研究重大课题。12月,首届新型司法智库建设理论研讨会在上海召开,全国首个省级司法智库学会同时成立。

  ——南海问题法律研究。2016年,中国法学会积极组织专家学者围绕“南海仲裁案”建言献策,发表《关于菲律宾共和国单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的声明》,支持指导海洋法学会联合相关院校组建“海法研究方阵”,并围绕“南海问题”设置系列重点研究课题,约请海洋法、国际法领域知名专家在相关媒体发表文章。3月,“海法研究方阵”第一届海法高端论坛召开。6月,武汉大学联合荷兰莱顿大学举办“南海仲裁案与国际法治研讨会”。7月,“南海仲裁案法律专家座谈会”在北京召开。7月,“南海仲裁案的影响及应对学术讨论会”在南京大学召开。12月,第二届“海法高端论坛”在大连召开。

  ——法学各学科研究成果丰富。宪法学以法律体系的合宪性控制为重心,围绕宪法与部门法的关系、宪法与法律的“立改废释”、重点领域立法的宪法基础等问题展开研究。法理学研究突出法律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治理与制度建构问题。行政法学围绕行政不作为法律问题、市场监管及其行政法问题、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问题、法治政府新课题等展开探讨。民法学围绕民法典编纂的理论与实践主题展开研究。知识产权法学重点研究知识产权与民法典的关系、知识产权法院建设、互联网与知识产权等问题。经济法学围绕“十三五”规划、五大发展理念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经济社会发展热点等进行探讨。商法学加强对部门商事法具体法制建设、金融法治的国际化等问题的研究。刑事诉讼法学围绕“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主题展开研究。社会法学围绕“经济新常态、共享发展与社会法”等主题研究。刑法学重点对“刑法改革中刑法与行政法的关系”“恐怖主义犯罪的司法适用”“信息网络犯罪的司法适用”等问题进行研讨。国际经济法学围绕“国际经济法与全球经济治理”主题开展研讨。中国法制史以“法制转型与政治文明”为重点展开研究。外国法制史围绕“民法典编纂的域外经验借鉴”主题展开研究,等等。

    全文
    搜索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
    微博

    关注官方微博

    网络
    信箱